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 > 潮囤货购热坊抢疯狂何在以太与巨眼上这个机构鲸为节骨

潮囤货购热坊抢疯狂何在以太与巨眼上这个机构鲸为节骨

2025-09-26 01:27:47 [更新] 来源:链金智库

作为一名观察加密货币市场多年的分析师,我发现最近以太坊市场的动向特别值得玩味。就在上周市场出现回调时,那些平日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巨鲸"们却一反常态地集体出动,开始大举扫货。说实话,这种场面我已经很久没见到了。

神秘买家三天豪掷2.8亿美元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代号"0x3e"的神秘地址。这家伙可真有意思,不声不响地通过Galaxy Digital的场外交易通道,三天内就囤了近8万枚ETH。要知道,这相当于每天买入一个中型对冲基金的仓位!更耐人寻味的是,像这样的"超级鲸鱼"(持有超过1万枚ETH的地址)在7月份就新增了200多个。

我私下和一些业内人士聊过,这些巨鲸背后多半是些交易所、大型托管公司和各种ETP产品。他们的集体行动似乎在传递一个信号:机构投资者正在重新评估以太坊的价值定位。

贝莱德带头,华尔街跑步进场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贝莱德的现货ETF(ETHA)。这支产品最近的表现简直可以用"疯狂"来形容——连续十个交易日净流入,总计17亿美元。我翻看Dune的数据时吓了一跳,所有以太坊ETF在过去一个月里持仓量激增40%以上。

有意思的是,这些传统金融机构进场的方式很有特点。他们不像散户那样天天盯着K线图操作,而是像下象棋一样,每次都下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大手笔"。我记得上周三下午,市场突然出现一笔5000ETH的买单,直接把盘口吃掉了三层。

政策风向突变:ETH迎来历史性机遇

作为一名经历过数次牛熊转换的老韭菜,我深知政策对加密市场的影响力。这次华尔街的热情并非空穴来风,白宫和SEC最近的动向很能说明问题。

记得一个月前,华尔街几家顶级银行的技术团队来访时,他们最关心的不是比特币,而是以太坊的智能合约性能。现在看来,这些银行早就收到了风声——美国政府正在积极推进"链上金融"战略,而以太坊很可能就是这个战略的技术底座。

散户vs机构的"筹码争夺战"

我常跟朋友们说,现在的ETH市场就像一场"大鱼吃小鱼"的游戏。数据显示,目前机构持有的ETH占比只有5.2%,远低于比特币的12%。这个差距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未来几个月,我们可能见证一场史无前例的"筹码大转移"。

昨天一个做市商朋友跟我抱怨,说他最近接到的机构订单越来越难处理。"这些家伙根本不计较价格,上来就要几千个ETH",他摇头苦笑,"散户那点买单都被淹没在机构的洪流里了。"

以太坊的未来:金融基础设施还是投机工具?

说实话,作为一个老加密货币爱好者,看到ETH被主流金融机构接纳,我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为行业发展感到欣慰,另一方面也担心过度机构化会影响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特性。

但是不可否认,当贝莱德这样的巨头开始把ETH纳入资产负债表,当华尔街银行将其视为金融基础设施,以太坊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它不再是2017年那个单纯的"智能合约平台",而正在演变成全球数字金融体系的关键组件。

展望未来,我个人认为这场"机构抢筹大战"才刚拉开序幕。随着美国大选临近和政策进一步明朗化,ETH很可能会迎来更猛烈的机构买盘。只是不知道到时候,普通投资者还能不能在这个市场上分到一杯羹。

(责任编辑:问答)

推荐文章
  • 艺术家别错过:friend.tech可能是你梦寐以求的社区平台

    艺术家别错过:friend.tech可能是你梦寐以求的社区平台 最近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大家都唱衰friend.tech的时候,这个平台却悄悄爬上了DeFi协议收入排行榜第二名,仅排在以太坊之后。这让我开始思考,这个被很多人当作短期炒作工具的平台,说不定藏着艺术家们梦寐以求的解决方案。艺术家的困境:当NFT市场遇冷作为长期关注加密艺术领域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现在的市场环境相当艰难。记得去年Foundation和SuperRare上那些动辄几万美元的艺术品... ...[详细]
  • 链上经济民主化:MetaUserDAO 让发币像发朋友圈一样简单

    链上经济民主化:MetaUserDAO 让发币像发朋友圈一样简单 最近MetaUserDAO推出了一项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一键发币"功能,这简直就像给区块链世界装上了"美颜相机"。想象一下,以前需要专业开发人员才能完成的技术活,现在通过一个简单的界面就能搞定,这感觉就像是用傻瓜相机拍出专业照片一样爽快。为什么说这是一次革命性突破?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区块链发展的业内人士,我不得不说MUD这次真的把用户体验做到了极致。他们的"一键发币"工具简直就是为普通人打造的区... ...[详细]
  • 9.16市场观察:反弹窗口开启,这些机会不容错过

    9.16市场观察:反弹窗口开启,这些机会不容错过 又是周末的清晨,市场似乎比平时安静许多,但昨天的盘面却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值得玩味的信号。说实话,作为经历过多次牛熊的老韭菜,我发现这次市场的表现确实有点意思。大饼从26200的支撑位快速反弹,以太坊也在1610附近站稳脚跟,这让我想起了去年十月份那次神奇的反转行情。特别是ARB这个币种,0.782的支撑来得比预期要强,本来我都准备好它要测试0.76-0.77区间了。这种强势表现让我觉得,现在可能就是... ...[详细]
  • 大资金动向揭示:三大潜力币种正获机构青睐

    大资金动向揭示:三大潜力币种正获机构青睐 市场老手都知道,跟着"鲸鱼"走总是没错的。最近链上的资金流向异常清晰——Celestia(TIA)、Solana(SOL)和Cardano(ADA)这三匹黑马正在被大资金疯狂扫货。作为一个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发现这些聪明钱的选择往往能提前3-6个月预示市场走向。Celestia:区块链世界的"基建狂魔"去年10月底才横空出世的Celestia,已经让不少传统VC捶胸顿足了。这个号称"区块... ...[详细]
  • 晚间热点:币圈狂欢背后的冷思考

    晚间热点:币圈狂欢背后的冷思考 投资人的记性真是比金鱼还差,上一秒还在欢呼,下一秒就开始恐慌。这不,比特币从12.4万美元的高点回落,立刻就有人开始喊"熊市来了",仿佛之前的大涨从未发生过。作为经历过多次牛熊的老韭菜,我不得不说这种情绪波动太典型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当前市场其实有三个强劲的引擎在推动:全球放水的大环境像开了闸门,机构资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入,监管态度也比往年友好得多。这三个因素叠加,让这波行情比2021年那轮... ...[详细]
  • 比特币冲10万?渣打银行坚定看好2024年牛市行情

    比特币冲10万?渣打银行坚定看好2024年牛市行情 要我说,渣打银行这次还真是够执着的。他们从4月份就开始唱多比特币,现在眼看2024年马上就要来了,这帮分析师不仅没有改口,反而越发有信心了。这份最新报告里,他们再次强调比特币明年能冲上10万美元大关,语气比半年前还要笃定。机构资金进场才是重头戏说实话,作为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特别赞同他们提到的ETF这个关键点。你想想看,现在多少大机构就等着一个合规的入场通道。渣打的Kendrick团... ...[详细]
  • 10月6日数字货币合约交易:BTC和ETH的市场脉搏与实战建议

    10月6日数字货币合约交易:BTC和ETH的市场脉搏与实战建议 朋友们好,今天想跟大家聊个扎心的话题。最近有不少投资者找到我,对我的分析策略表示认同,但每次都会问同一个问题:"老师,你们的胜率是多少?"说实话,这个问题让我很为难。就像你去餐厅吃饭,总不能直接问厨师"你做菜的成功率有多高"吧?我们都知道,投资市场没有百分百的胜率。我的建议是,与其听我说"胜率80%"这种数字,不如自己去翻看之前的分析记录和操作建议。白纸黑字的数据才是最真实的,这也是我一直坚持每天... ...[详细]
  • 市场观察:12月4日比特币与以太坊走势深度解析

    市场观察:12月4日比特币与以太坊走势深度解析 说实话,每次打开行情图表,都像是在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总是在做选择,在期待结果,而市场就像个淘气的孩子,永远不可能乖乖按我们预想的路线走。在这个充满诱惑的市场里,最难战胜的往往不是行情,而是我们内心的贪婪和恐惧。以太坊:补涨行情还能走多远?今早比特币像打了鸡血似的,一口气冲到4万大关。相比之下,以太坊就显得有些"慢性子"了,像个跟在后面的小跟班,慢悠悠地补涨到2200上方。但老实说,这种滞后补... ...[详细]
  • 9月18日加密货币合约市场观察:BTC与ETH的微妙博弈

    9月18日加密货币合约市场观察:BTC与ETH的微妙博弈 又到了新的一周,作为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习惯性地先审视周线级别的整体走势。说实话,现在的行情挺有意思的,就像在玩一场高难度的平衡木表演。价格呈现出一派温和反弹的态势,K线连阳的走势虽然力度不算强劲,但附图指标的死叉缩量现象却预示着潜在转机。BTC:温水煮青蛙式的慢牛行情不得不说,比特币最近的走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日线级别上,那些小阳线就像是在跟我们玩捉迷藏,连阳单阴的形态看似温和,实则... ...[详细]
  • 数字人民币走向全球:一位经济学者的跨境支付突围思路

    数字人民币走向全球:一位经济学者的跨境支付突围思路 说实话,看着数字人民币在国内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我时常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不能让这个"数字钱包"走出国门呢?毕竟在跨境支付这个领域,传统方式的效率确实让人头疼。最近参与的几个国际研讨会让我意识到,数字人民币完全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大展拳脚。重新构想数字人民币的"国际版"记得去年参加mBridge项目讨论会时,各国代表都在吐槽跨境支付的低效。一个简单的跨国转账要走三四家中转银行,耗时两三天,手续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