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投观察兵的融资寒冬里的冷暖一自知资老真实
最近朋友圈里到处都在传"风投撤离Web3"的消息,搞得人心惶惶。作为一个经历过三四个经济周期的投资老兵,我觉得这事得辩证来看。上周我花了整整三天时间,分析了25000多笔融资案例的数据,发现事情远比表面看到的要复杂。 还记得2021年初那个疯狂的开局吗?SaaS行业因为疫情迎来爆发式增长,投资人排着队给钱。我当时在硅谷见了好几个SaaS创始人,他们连BP都不用准备,喝着咖啡就把融资谈成了。这种热度很快传导到了Web3领域,到年底时NFT热潮把整个行业推向了巅峰。 数据不会说谎。我整理了一张趋势图,清晰地展示了这个传导过程:SaaS先热,金融科技跟上,Web3最后爆发。这种节奏很有意思,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行业的热度会带动下一个。我记得2021年12月参加一个区块链峰会,现场的投资人都在抱怨"再不上车就晚了",那种FOMO情绪至今记忆犹新。 现在市场确实冷了,但原因很复杂。首先是大环境变了,美联储加息直接把水龙头拧紧了。上周我和几个GP朋友喝酒,他们都在说现在portfolio management压力山大,不得不把子弹留给现有项目。 其次是行业内部的问题。我认识的一个DAO项目,去年估值还是5000万美金,现在连1000万都融不到。最惨的是那些拿着代币薪酬的员工,眼看着纸面财富缩水90%,团队士气跌到谷底。有个CTO跟我吐槽:"现在招人太难了,候选人开口就要现金,可我们哪来那么多现金?" 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用户增长遇到瓶颈。去年大家都在玩"撒钱换增长"的游戏,现在这套行不通了。我投资的一个DeFi项目,获客成本从10美元飙升到100美元,这样的经济模型肯定撑不住。 不过话说回来,市场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糟。虽然融资数量减少了,但单笔金额变大了。上周就有个Layer2项目融了4000万美金,说明优质标的依然抢手。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现在能拿到钱的项目,要么技术门槛特别高,要么已经实现了真实收入。 对创业者来说,这是最好的压力测试。去年那些只会画大饼的团队基本都淘汰了,留下的都是有真本事的。我最近见的一个Web3社交项目,DAU虽然只有5万,但留存率高达40%,这样的项目照样能拿到钱。 作为过来人,我想对创业者说:寒冬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理性。现在正是打磨产品、积累用户的好时机。记住,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活下来的公司最终都成为了巨头。市场永远在奖励那些创造真实价值的创新者。 (数据来源:Crunchbase;分析周期:2020年1月-2023年6月)从狂欢到冷静:Web3融资的真实曲线
寒冬背后的三重压力
黑暗中仍有星光
写在最后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Web3世界惊魂记:从黑客事件看跨链技术安全进化
- 比特币多单400点完美止盈!跟着老司机赚大发了!
- 柴犬币SHIB或将迎来惊人涨幅:你的钱包准备好迎接650%的暴击了吗?
- 比特币生态新战场:XRC-20代币标准之争
- 加密货币市场新周期将至:这些潜力币种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 深夜财经 | 比特币ETF:加密世界的金钥匙终于要出现了?
- Base生态基金首轮投资:这些新兴项目将如何重塑链上世界?
- 162个比特币和一台iPhone的魔幻现实
- Eclipse:区块链领域的乐高积木平台
- 波场TRON创始人孙宇晨亮相Meta Era峰会:解码公链生态的未来密码
- 比特币牛市蓄势待发:这个关键点位决定涨势能否持续
- SEC与瑞波币的监管拉锯战:一场数字货币命运的博弈
- 9月12日数字货币合约市场观察:当行情遇上戏精模式
- 小神聊币:新手首次跟单喜提7000刀收益,这才是靠谱的带单
- 比特币走进课堂:萨尔瓦多的数字经济革命
- AI时代,这三大加密货币项目正在改变游戏规则
- 比特大陆CFO香港演讲实录:矿机市场寒冬中如何寻找春天
- 区块链交互新范式:意图(Intent)如何重塑用户体验
- 比特币的第一次疯狂:从暗网宠儿到全球风暴
- 当AI遇见区块链:Cartesi如何打开技术创新大门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