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我踩过的那真实在R项目些坑经历

我踩过的那真实在R项目些坑经历

2025-09-25 08:44:27 [零售] 来源:链金智库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西西弗斯推石头的故事,这不就是我们做区块链项目的真实写照吗?11月4日,OpenSea裁员50%的消息在圈内炸开了锅,更令人咋舌的是,Coatue Management这个曾经的大金主,居然把持有的股份从1.2亿美元砍到了1300万。这让我想起自己去年做RWA项目时踩的那些坑,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些血泪教训。

比特币网络上的资产代币化:老概念的新玩法

最近看到圈里很多朋友对比特币网络上的代币化资产特别感兴趣。其实这想法早就不新鲜了,2013年那会儿Counterparty和OmniLayer就在玩这套了。记得当时我还特别兴奋地研究过这些协议,结果发现用山寨币来做金融资产担保,那安全性就跟纸糊的一样。比特币网络才是王道啊!这几年看到RGB、OmniBolt这些项目冒出来,感觉终于有人把这事儿做对了。

尤其是RGB这个项目,我花了三个月时间研究它的技术文档,发现它把比特币网络和闪电网络结合得特别巧妙。不过说实话,这些技术方案的门槛确实不低,我第一次看白皮书的时候,感觉跟读天书似的。

钱包大战:Web3世界的流量入口

说到钱包,WalletConnect网站上显示现在有350多个钱包应用,这竞争激烈程度比我想象的还要夸张。前阵子我们项目要选钱包合作方,光测试就花了两个月时间。有个挺有趣的现象:很多用户其实根本不在乎钱包的技术有多牛,他们就看UI设计顺不顺眼。这就跟找对象一样,第一眼感觉最重要。

GameFi:玩游戏还能赚钱?没那么简单

记得小时候玩《超级马里奥》攒金币的快乐吗?现在的GameFi把这个概念玩出了新花样。但说实话,现在很多GameFi项目就是披着游戏外衣的庞氏骗局。去年我们团队也尝试跟一个GameFi项目合作,结果发现他们连最基本的游戏平衡性都没做好,光顾着设计代币经济模型了。

RWA项目的实战经验分享

最后说说我们做RWA项目踩过的那些坑。最大的教训就是:不要以为现实世界资产上链就万事大吉了!我们第一个项目是做房地产代币化,结果在合规环节就卡了半年。后来才知道,不同地区的法律差异比技术难题还难搞。建议想入局的朋友们,一定要先看看那篇《关于RWA的6点不靠谱观察》,里面说的每一条都是我们踩过的雷。

做项目这些年,最大的感悟就是:区块链行业变化太快了,昨天的风口可能明天就变成了坑。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让这个行业充满魅力,不是吗?

(责任编辑:开源)

推荐文章
  • AI基建和加密独角兽迎来大考:CoreWeave与Circle能否继续狂奔?

    AI基建和加密独角兽迎来大考:CoreWeave与Circle能否继续狂奔? 各位投资者注意了,美国资本市场上两只最炙手可热的"当红炸子鸡"即将迎来关键考验。周二盘后,CoreWeave和Circle这两个分别代表AI基础设施和加密货币领域的明星企业将交出它们的成绩单——CoreWeave上市后的第二份财报,Circle的首份答卷。说实话,这两家公司的股价表现简直让人叹为观止。CoreWeave自3月IPO以来已经涨了近250%,而Circle更夸张,6月上市后股价一度翻了... ...[详细]
  • 11月行情展望:BTC与ETH合约交易实战手记

    11月行情展望:BTC与ETH合约交易实战手记 金秋十月已经悄然离去,转眼间我们迎来了崭新的十一月。说实话,回顾上个月的操作表现,整体来说还是挺让人欣慰的。市场走势相当配合我们之前的分析预期,不少交易策略都收获了不错的战果。当然,我明白总有些朋友可能还不太顺心,但别灰心——交易这回事,经验往往比运气更重要。昨日战况速览昨日的月线收官相当有意思。K线图上连续收阳的态势暗示着市场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动能。我们昨天在34280和1796区域分别布局了BT... ...[详细]
  • 机构疯狂抢筹!微策略靠比特币咸鱼翻身,9亿盈利引爆币圈热情

    机构疯狂抢筹!微策略靠比特币咸鱼翻身,9亿盈利引爆币圈热情 又到了美股财报季这个热闹时刻,科技巨头们纷纷亮出成绩单。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特别关注那些与加密货币相关的上市公司,比如Coinbase和微策略。11月1日,微策略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让我眼前一亮——这家公司又悄悄加仓了155枚比特币!微策略:币圈的"带头大哥"记得2020年第一次听说微策略买比特币时,我还觉得这家公司疯了。谁能想到,三年后的今天,它已经成了持有15.8万枚比特币的"... ...[详细]
  • 8个实战经验教你如何抓住下一轮加密牛市的机会

    8个实战经验教你如何抓住下一轮加密牛市的机会 最近比特币ETF的消息让整个加密货币市场重新沸腾了,大家都在问:牛市是不是真的要来了?虽然没有人能百分百确定,但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可能正站在新一轮牛市的门槛上。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转换的老韭菜,我想分享8条实用建议,希望能帮助新手朋友们在这波行情中少走弯路。1. 建立自己的投资逻辑在加密世界投资,最忌讳的就是盲目跟风。还记得2017年我刚入行时,看到什么项目都觉得会暴涨,结果买了一大堆空气币。直... ...[详细]
  • 从隐私跨链到AA钱包:深度解析Zecrey的转型之路

    从隐私跨链到AA钱包:深度解析Zecrey的转型之路 说实话,在当下的区块链行业里,能像Zecrey这样成功转型的项目还真不多见。记得去年第一次接触这个项目时,它还是个主打隐私跨链的技术派,现在已经华丽转身成为AA(账户抽象)钱包的先行者了。Zecrey的前世今生最早认识Zecrey是在一个DeFi技术分享会上。当时他们的CTO正激情洋溢地介绍着基于zkRollup的隐私跨链方案,那方案确实惊艳:不仅能实现以太坊、Near、Solana这些主流公链间... ...[详细]
  • 企业如何玩转加密货币?这些财税雷区和安全陷阱不可不防

    企业如何玩转加密货币?这些财税雷区和安全陷阱不可不防 说实话,看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使用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就像在看一场金融科技的"西部大冒险"。有人赚得盆满钵满,也有人踩坑踩得鼻青脸肿。作为一名在财税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不得不说企业涉足加密货币确实需要三思而后行。一、浅尝辄止 vs 深度参与:企业该怎么选?我遇到过不少企业老板,一提到加密货币就两眼放光,但问他们具体想怎么用,却又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在我看来,企业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到底只是... ...[详细]
  • 人类对科技的恐惧:一部跨越千年的史诗

    人类对科技的恐惧:一部跨越千年的史诗 说实话,每次看到人们对着ChatGPT惊呼"天啊,这太可怕了",我都忍不住想笑。这种对新技术的焦虑简直像是刻在人类DNA里的本能反应。从古希腊神话到今天的AI热潮,我们似乎一直在重复同样的剧本。神话里的"人工智能"先驱们记得小时候听潘多拉魔盒的故事时,我就觉得特别有意思。现在看来,这不就是最早的"AI失控"警示吗?斯坦福大学的古典学者Adrienne Mayor说得太对了——在赫菲斯托斯打造潘多拉... ...[详细]
  • SBF庭审落幕:加密帝国的倒塌与行业未来的迷雾

    SBF庭审落幕:加密帝国的倒塌与行业未来的迷雾 谁能想到,那个曾经在华盛顿呼风唤雨的"加密天才"Sam Bankman-Fried,如今正面临人生最大的滑铁卢。周四晚上曼哈顿联邦法院的判决书落下的那一刻,仿佛为这场持续一年的加密行业大戏画上了休止符。但说实话,这个行业的故事远没有结束。加密世界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记得去年FTX暴雷时,我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挤满了讨论这事儿的同事。有人说这只是个例,有人则预言这只是开始。现在看来,后者可能说对了。虽然S... ...[详细]
  • ETF热潮下:比特币持仓量为何在低迷市场中异军突起?

    ETF热潮下:比特币持仓量为何在低迷市场中异军突起? 最近Bitfinex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让我眼前一亮 - 8月份比特币未平仓合约的表现竟然在整体低迷的加密货币市场中脱颖而出。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市场的投资者,这种反常现象总是特别吸引我的注意。说实话,今年8月的市场环境确实不容乐观。我记得当时的市场数据令人心碎 - 整个行业资金外流高达550亿美元,这相当于整个加密市场市值的近3%。这种规模的资金出逃直接导致了市场流动性急剧萎缩,就像把一条大鱼从池塘里... ...[详细]
  • 零知识证明语言大盘点:从Noir到Lurk的技术解析

    零知识证明语言大盘点:从Noir到Lurk的技术解析 在区块链和隐私计算领域,零知识证明(ZKP)技术正在掀起一场革命。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密码学发展的技术观察者,我不得不说,这些专门为ZKP设计的编程语言正在重塑我们构建隐私保护应用的方式。为什么我们需要ZKP专用语言?想象一下,你想向朋友证明自己知道某个秘密,但又不想直接告诉他这个秘密是什么。这就是零知识证明的核心思想。但在实际应用中,把这种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执行的代码可不是件容易事。这就像让一个不懂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