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是比特币持比你有真主力中少相想象军,巨鲸散户
作为一位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灰度的这份报告彻底颠覆了很多人对比特币所有权结构的想象。数据显示,高达74%的比特币地址持有量不到0.01个BTC,按照当前价格计算也就是350美元左右。这让我想起上周在咖啡厅遇到的一个大学生,他兴奋地告诉我他刚买了价值300美元的比特币——这就是典型的"小散户"代表。
巨鲸真的存在吗?
人们总是喜欢将比特币市场描绘成被少数"巨鲸"控制的场景。但实际情况是,持有1个以上比特币的地址仅占总数的2.3%,这个数字低得令人惊讶。我不禁想起2017年牛市时,市场上盛传某某神秘人物持有数十万个比特币的传言。现在看来,这些故事可能更多是市场炒作的产物。
比特币持有量最大的前五个地址都是交易所或政府机构。比如排名第一的币安钱包,实际上代表着近9000万用户的资产托管。这让我想到去年参加的一场区块链峰会,当时有位分析师把交易所钱包误认为是某个"超级巨鲸"的个人账户,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谁在长期持有?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14%的比特币供应量在10年内纹丝未动。这部分沉睡的比特币可能包含了中本聪的原始持仓、丢失的比特币,以及真正信仰比特币长期价值的"钻石手"持有者。记得2020年比特币暴跌时,有一位老矿工告诉我:"我在2013年买的比特币,到现在一个都没卖过。"现在看来,像他这样的长线持有者确实不在少数。
矿工作为比特币网络的重要支撑力量,他们的持币行为也很有趣。数据显示,矿工们主要卖出足够支付运营成本的比特币,其余的都囤积起来。这解释了为什么去年市场最动荡的时期,矿工净流出量对整体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
为什么这很重要?
理解比特币的所有权结构对投资者至关重要。这就好比我们要分析一家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一样。现在40%的比特币供应可以被明确分类,包括上市公司、ETF基金、政府机构等。这让我想起特斯拉在2021年买入比特币时引发的市场狂热,当时很多人误以为这是马斯克的个人行为。
随着2024年减半临近,以及可能到来的比特币现货ETF,这些供应结构特点可能会放大市场反应。就像我在2020年观察到的那样,当流动性供给受限时,需求的轻微变化都会导致价格剧烈波动。最近阿根廷总统选举带来的政策转向,就预示着新兴市场对比特币的需求可能迎来新一轮增长。
作为一名经历过多个牛熊周期的市场观察者,我认为这份报告最关键的启示是:比特币市场正在走向成熟。从最初极客们的玩具,到如今被主流金融机构认可,这个转变过程本身就值得玩味。虽然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但当前的持有结构至少表明,比特币正在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同。
(责任编辑:节点)
-
作为一名金融观察者,我常常感慨: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真正稀缺的东西越来越少了。经济学教科书上反复强调的"稀缺性"概念,在比特币的世界里得到了全新的诠释。物质丰裕时代的稀缺悖论记得小时候经济学课上,老师总爱用"沙漠里的水"来解释稀缺性。但如今看着堆积如山的钢铁库存和不断发现的稀土矿藏,我不禁怀疑: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传统的稀缺性理论是否还适用?铁矿、稀土这些原材料的总量,简直多到超出我们... ...[详细]
-
Web3.0市场异动:美国政府悄然增持以太坊,DeFi生态持续扩张
今天的加密市场可谓是暗流涌动。美国政府又悄无声息地往自己的数字钱包里添了62枚以太坊,这让我不禁思考:这些机构投资者到底在下一盘怎样的棋?要知道,他们现在持有的60,027枚以太坊价值已经高达2.58亿美元了,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DeFi市场大盘点最近DeFi市场表现相当亮眼,总市值突破了1600亿美元大关。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过去24小时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达到了78.45亿美元,这说明市... ...[详细]
-
8月的香港依旧炎热,但比天气更火热的是Bitcoin Asia峰会上关于稳定币的头脑风暴。Waterdrip Capital合伙人Vincent Ge、Hayek Technology联合创始人Jeff Wen等业界大咖围坐一堂,把稳定币这个看似冰冷的金融工具聊出了温度。说实话,现在市场上稳定币的种类比奶茶店的新品还要五花八门。Phyrex Ni这位宏观分析师就给我们做了个生动分类:有像USDC这... ...[详细]
-
最近在和朋友闲聊区块链话题时,海南华铁这个案例引起了我的注意。作为一位见证过多次金融创新的业内人士,我不得不说RWA(现实资产上链)确实给传统企业打开了一扇新窗户。但窗户开了,能不能飞出去,还得看各家本事。记得去年上海马陆葡萄园的尝试就很有意思,把葡萄园的生产数据打包上链。现在海南华铁这个"铁老大"也来凑热闹,1000万的设备租赁项目虽然规模不大,但背后的门道值得玩味。这家背靠海南国资的企业,手上... ...[详细]
-
上周加密货币圈子里发生了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老牌隐私币门罗币居然被名不见经传的Qubic项目打了个措手不及。这事儿要是放在以前,我肯定会质疑是不是门罗币的技术出了问题。但深入了解后发现,这场闹剧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POW挖矿生态面临的系统性危机。一场教科书般的算力策反说实在的,我第一次听说Qubic这个项目时差点笑出声。他们号称要在2027年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这比OpenAI的路线... ...[详细]
-
以太坊正在上演一场机构疯抢的大戏,今年它会是下一个比特币吗?
说实话,最近加密圈的这一幕让我想起了2020年比特币的盛况,只不过现在的主角换成了以太坊。就在上个月,一家叫BitMine的公司简直像疯了一样,短短10个小时就抢购了13.5万枚ETH,这手笔比当年MicroStrategy买比特币还要疯狂。他们的董事长更是在公开场合放话说要拿下全球5%的ETH供应量——要知道现在他们的持仓已经突破130万枚了。说实话,作为一个在加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很... ...[详细]
-
当记者们围着米歇尔·鲍曼追问她是否会接掌美联储时,这位铁娘子却巧妙地玩起了"太极"。说真的,我能理解她的处境——在这个节骨眼上,与其谈论虚无缥缈的未来职位,不如先把眼前这一摊子事处理好。作为一个在银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鲍曼眼下正在为银行资本规则改革忙得焦头烂额。你知道吗?她正在推动一个可能让大型银行资本要求降低近30%的新方案,这可比拜登时期那个冗长的1087页版本实在多了。这让我想起去年参加... ...[详细]
-
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8年的"老韭菜",我见过太多起起落落。从2017年"94"事件的惊心动魄,到2022年寒冬的刺骨寒意,市场教会我最重要的一课就是:永远要对数据保持敬畏。当前市场观察:以太坊抢眼,但比特币才是定海神针最近行情很有意思,以太坊表现确实亮眼,像极了班级里那个突然发力的优等生。但很多人忽略了,比特币这个"老班长"虽然看起来不温不火,却在默默维持着市场秩序。记得上周有个朋友问我:"大饼... ...[详细]
-
作为一名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最近花了大量时间研究上一轮牛市中那些创造百倍奇迹的代币。通过深度分析CoinMarketCap的数据,我发现了不少耐人寻味的规律。这些发现或许能为我们即将面对的新周期提供一些启示。市场表现:强者恒强的定律把代币按照熊市表现分为五个梯队后,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只有极少数项目能够穿越熊市保持强势。RPL、RNDR和OCEAN这三个"优等生"都踩准了LSD和... ...[详细]
-
一位大学教授的Web3安全创业传奇:顾荣辉用数学思维重塑行业标准
最近在翻阅《福布斯》中文版时,我注意到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CertiK联合创始人顾荣辉的创业历程。说实话,在遍地都是创业神话的Web3领域,这位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的故事还是让我眼前一亮。数学天才的商业冒险顾荣辉的办公室墙上挂着CertiK的logo,那面盾牌中的"∀"符号总是能让他眼睛发亮。每当有新员工入职,他都会不厌其烦地解释:"这个数学符号代表'for all',意味着我们要用数学方法保护...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