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 > 未来才是3的的主共生与W宰者时代谁

未来才是3的的主共生与W宰者时代谁

2025-09-14 22:38:40 [钱包] 来源:链金智库

在刚刚落幕的第九届区块链全球峰会上,一场关于AI与Web3关系的思想碰撞让人印象深刻。作为有幸参与其中的观察者,我亲眼目睹了这场由rct.ai吴显昆主持、多位行业领袖参与的精彩对话。让我用更接地气的方式,为大家还原这场关于科技未来的深度探讨。

开场:一场科技精英的"华山论剑"

记得那天下午,会场座无虚席。吴显昆带着标志性的微笑开场:"各位朋友,今天我们聚集了AI和区块链领域最聪明的大脑,准备聊聊这两个改变世界的技术如何相爱相杀。"这种轻松幽默的开场,立刻拉近了观众与这些科技大咖的距离。

随后各位嘉宾的自我介绍让我眼前一亮:Lamina1的Rebecca Barkin分享了她如何用区块链改变内容创作生态;MyShell的Ethan SUN展示了让普通人也能创造AI角色的神奇平台;来自东京的Kiki则带来了AI算力期货的颠覆性构想;而SingularityNET的Ben Goertzel这位AI界的"老炮儿",更是用他30多年的经验为对话增添了历史厚度。

AI在Web3时代的崛起: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讨论转向AI的崛起时,Kiki引用了《战争时代》的科幻情节,引发了我对未来的想象:"想象一下,你一出生就有个AI管家,它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喜好和潜力。听起来很美好,但隐私和安全呢?"这个问题直指AI发展的核心矛盾。

Ethan SUN的分享让我恍然大悟:"AI终于能像人类一样自然对话了!这简直是科技界的'普通话革命'。"他举了个生动的例子:就像不懂编程也能用DeFi,AI正在把复杂的技术变成人人可用的工具。我不禁想起第一次使用ChatGPT时的震撼,那感觉就像突然获得了超能力。

Rebecca和Ben则带来了更深层的思考。Rebecca提到美国对AI的狂热投资,让我想起硅谷的创业热潮;而Ben关于数据所有权和激励机制的探讨,则揭示了AI发展中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在为AI训练提供数据,但谁真正从中受益?

AI与区块链:一场完美的互补婚姻

谈到二者的结合,Ethan的比喻非常贴切:"AI是自上而下的'皇帝',区块链是自下而上的'民主'。这场'政体联姻'正在创造新的可能。"他描述的AI赋能Web3的场景让我看到,技术融合正在打破专业壁垒。

Kiki分享的算力期货案例特别有意思:"想象一下,你可以像炒股票一样'炒'GPU算力,还能确保价格稳定。"这个创新的金融工具,完美诠释了区块链如何解决AI世界的资源分配问题。

Ben提出的"去中心化AI网络"愿景更是令人振奋:"未来,世界级的AI系统可能运行在你邻居的电脑上,而不是谷歌的服务器里。"这个画面让我想起早期的比特币挖矿,充满了草根创新的魅力。

给创业者的实战建议: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在最后的建议环节,各位嘉宾的金句频出。Kiki的"价值观、话题性、社交化"三要素理论,让我想起成功Web3项目的共同特质;Ethan强调的"产品优先"原则,则是给那些沉迷技术而忽视用户体验的团队的一剂良药。

Rebecca的建议特别实用:"用好ChatGPT这样的工具,但要记住它们只是工具。"这句话提醒我们,在技术狂欢中保持清醒多么重要。而Ben的结语更是点睛之笔:"找到真正的需求,用AI来解决它,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整场讨论下来,我最大的感受是:AI与Web3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一场关乎人类未来科技生态的协同进化。就像吴显昆在结束时说的:"明年这时候,我们今天讨论的很多设想可能已经成为现实。"这让我对科技的未来充满期待。

(责任编辑:案例)

推荐文章
  • 社交游戏背后的经济逻辑:从(3,3)模型看Friend.tech的用户黏性

    社交游戏背后的经济逻辑:从(3,3)模型看Friend.tech的用户黏性 最近在研究社交产品的时候,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真正成功的平台,往往都找到了一种巧妙的方式让用户"心甘情愿"地被套牢。这让我想起了在加密货币领域常见的(3,3)和ve(3,3)模型,它们其实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社交产品运营奥秘。从囚徒困境到社交博弈记得去年研究OlympusDAO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到(3,3)的概念。这个源自囚徒困境的经济模型特别有意思——它告诉我们,当所有人都选择合作时,整个系... ...[详细]
  • Arbitrum激励计划迎来抢钱大战:106个项目疯狂申请的背后

    Arbitrum激励计划迎来抢钱大战:106个项目疯狂申请的背后 最近的Arbitrum生态简直热闹非凡!就在9月28日中午12点,这个Layer2赛道的明星项目刚刚结束了首轮激励计划的申请期。让我没想到的是,竟然有106个项目争先恐后地提交了申请,活像一场"抢钱大战"。说实话,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的下巴差点没掉下来。激励计划背后的数据密码还记得9月初Arbitrum网络TVL跌破50亿美元时,整个社区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当时就在想,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La... ...[详细]
  • 加密资产:小个子也能引发金融大地震?

    加密资产:小个子也能引发金融大地震? 德国央行副行长Claudia Buch最近的一番话让我陷入思考。这位金融界的重量级人物指出,虽然加密资产目前只占全球金融资产的0.2%,但千万别小看这个小个子。就像20世纪90年代那些看似无害的证券化产品,最终却捅出08年金融危机的娄子一样,现在的加密资产可能正在酝酿一场新的风暴。金融稳定的多米诺骨牌每次金融危机都像是现实版的"蝴蝶效应"。记得2008年那会儿,我在纽约的朋友Jimmy就亲眼目睹了... ...[详细]
  • 从南非书呆子到DeFi教父:Andre Cronje的传奇逆袭

    从南非书呆子到DeFi教父:Andre Cronje的传奇逆袭 在开普敦的阳光与海风中,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正在成长。Andre Cronje的童年记忆里充满了校园欺凌的苦涩——"那个苍白的小胖子"总是被嘲笑的对象。但正是这些挫折,让他找到了编程这个避风港。记得12岁那年,他用Pascal语言编写的第一个Hangman游戏吗?当时谁又能想到,这个连计算机老师都跟不上节奏的少年,日后会掀起DeFi领域的革命风暴。法律梦碎后的华丽转身斯特伦博斯大学的法律系教室见证了... ...[详细]
  • 市场观察:当币圈与股市同步跳水,我们该警惕什么?

    市场观察:当币圈与股市同步跳水,我们该警惕什么? 最近这两个交易日的行情真是让人想骂娘。亚洲时段一开盘就遭遇重锤,周一7点,周二9点,两次突袭打得人措手不及。更气人的是,美股盘前风平浪静,期货市场也毫无征兆,突然间大饼就来了个自由落体。我的多单还死死攥在手里,原本打算在周五杰克逊霍尔会议前了结头寸,可这市场专玩阴的,根本不按常理出牌。最吊诡的是,明明没有任何重要经济数据发布,市场却跟泄了气的皮球似的。要说九月降息预期引发恐慌吧,可看看美股和美债的... ...[详细]
  • 市场观察:比特币以太坊日内交易策略全解析

    市场观察:比特币以太坊日内交易策略全解析 又是新的一周开始了,朋友们!让我们先来把把市场的脉搏。说实话,最近这行情走得可真够磨人的,像极了我们老家那个慢条斯理的老黄牛,一步一步晃悠着往下走。上周五咱们在26800美元做空的比特币和在1597-1600美元做空的以太坊,虽然等了整整一个周末,但今早总算在26200和1575美元顺利止盈了。这种感觉就像等着老家树上成熟的柿子,虽然耗时长点儿,但吃到嘴里的时候格外甜。比特币(BTC)技术面深度解... ...[详细]
  • TON生态崛起:当8亿用户的Telegram遇上区块链

    TON生态崛起:当8亿用户的Telegram遇上区块链 每次打开Telegram,我都会想:这个拥有8亿用户的即时通讯巨头,会给区块链世界带来怎样的化学反应?TON(The Open Network)正在给出答案。作为Web3世界一个特别的存在,TON不像其他新公链那样要绞尽脑汁获取用户——它只需要思考如何把Telegram庞大的用户群转化为链上活跃度。TON的先天优势:背靠Telegram这棵大树记得去年参加新加坡Token2049时,TON展台前总... ...[详细]
  • 以太坊Blob技术:那些让人又爱又恨的数据块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以太坊Blob技术:那些让人又爱又恨的数据块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说实话,作为一个在加密货币寒冬里坚守的老韭菜,我最近经常听到"以太坊rollup路线图"这个词。但真正让我挠头的,是那个叫EIP-4844的升级里提到的"blob"。这玩意儿到底是啥?它凭什么能让以太坊的扩容之路走得更顺?从分片到Rollup:以太坊扩容之路的华丽转身记得几年前V神还在大谈特谈分片技术,那会儿我还在幻想以太坊能像乐高积木一样被拆分成无数个小模块。但现实总是比理想骨感——这玩意儿实现... ...[详细]
  • 25年音乐传奇:罗比·威廉姆斯带你嗨翻元宇宙

    25年音乐传奇:罗比·威廉姆斯带你嗨翻元宇宙 这位英国流行天王又要搞事情了!49岁的罗比·威廉姆斯宣布将在虚拟世界LightCycle举办一场炫酷的3D演唱会,庆祝他独唱生涯25周年。不得不说,这个老男孩真会玩,总能在每个时代找到最潮的方式和粉丝互动。说实话,我看着罗比从90年代那个痞气十足的Take That成员,一路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流行巨星。如今人家又走在了时代前沿,要带着全球歌迷一起闯荡元宇宙。在接受采访时,罗比那双标志性的蓝眼睛闪闪发... ...[详细]
  • 当2亿美金不翼而飞:Mixin安全事件背后的疑云重重

    当2亿美金不翼而飞:Mixin安全事件背后的疑云重重 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看到Mixin这次2亿美金的安全事件,我的第一反应不是震惊,而是"又来了"。区块链行业的安全问题就像个永远无法根治的顽疾,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发作一次。但这次的剧本,似乎比往常更加耐人寻味...官方回应引发更多疑问9月25日那天,当慢雾科技爆出Mixin Network数据库遭攻击的消息时,整个币圈都炸开了锅。2亿美金的损失啊,这可不是小数目!Mixin官方的反应倒...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