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指南 > 场动的用户战链世流涌主宰真正界暗区块谁在

场动的用户战链世流涌主宰真正界暗区块谁在

2025-09-25 06:46:18 [探索] 来源:链金智库

最近看到Coin98发布的一组数据,真是让我大跌眼镜。原来全球最活跃的区块链网络,不是我们熟悉的以太坊,也不是比特币这个老大哥,而是默默无闻的波场(Tron)。每天活跃用户高达123万,这个数字着实让我这个老韭菜都震惊了。

真实的链上江湖

说实话,平时在币圈混,大家聊项目时很少提到波场。但数据不会说谎,波场能坐上头把交椅,全靠它成为了USDT转账的"高速公路"。每次看到朋友说"给我转点U",十有八九走的就是波场网络。这让我想起去年帮朋友转一笔账,同样的金额,以太坊手续费要15刀,而波场只要1刀不到,这种体验差距太真实了。

比特币最近倒是热闹非凡,铭文(Ordinals)热潮让链上活跃度暴涨。3000万张铭文,5000万美元的gas费,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数字文物"爱好者的疯狂。记得有个朋友花500刀刻了张猫咪图片,现在想想真是疯狂,但这种狂热也确实给老迈的比特币注入了新活力。

各有所长的生态格局

BNB Chain这边完全是另一番景象。自从2021年以来,它就成了国内土狗项目的温床。我认识几个做项目的朋友,第一个问题永远都是:"上BNB还是ETH?"低成本、快速度,这些特性让它成为了国内项目的首选。想想也挺讽刺的,当初V神说区块链要改变世界,现在最大的应用场景却是各种土狗和资金盘。

以太坊这边则完全是高端局的玩法。Shib、Pepe这些现象级MEME,还有各种DeFi创新,基本都扎根在ETH上。但每次交互动辄几十刀的手续费,着实让普通用户肉疼。记得2021年IDO热潮时,有人为了抢先交易,直接把gas费拉到1个ETH(当时价值4000多刀),这种疯狂现在想来都觉得不可思议。

开发者生态的隐形战场

说到开发者,这个指标往往被普通投资者忽视。最近看了Electric Capital的报告,以太坊在开发者数量上依然是当之无愧的王者。这让我想起去年参加的一个黑客松,80%的项目都是基于以太坊开发的。Polkadot和Cosmos这些后来者也很有特色,但学习曲线确实陡峭。新贵Aptos和Sui虽然声势浩大,但实际生态还比较单薄,很多项目都是"为了上链而上链"。

L2战争的未来格局

现在最让我期待的是L2战场。OP和Arbitrum已经初步证明了自己,Base、Zora这些基于OP Stack的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记得第一次用Arbitrum转账时,那种"既是以太坊又不像以太坊"的体验真的很奇妙。ZkSync和StarkNet虽然技术牛逼,但普及度还是不够。最近Linea和Scroll这些新玩家也加入了战局,明年的L2大战肯定会更精彩。

说实话,现在的区块链格局就像战国时代,每个网络都在自己的赛道上狂奔。波场赢了用户量,以太坊赢了资金和开发者,BNB赢了土狗市场。而未来的赢家,很可能是能把这三者完美结合的玩家。作为一个老韭菜,我现在最关心的是:下一个牛市来临时,我们会在哪个网络上看到真正的杀手级应用?

(责任编辑:研究)

推荐文章
  • 创作者经济的十字路口:隐私主权将如何重塑数字世界?

    创作者经济的十字路口:隐私主权将如何重塑数字世界? 说真的,我们都被平台算法耍得团团转太久了。每天打开手机,那些精心设计的推送就像无形的钩子,把我们牢牢钉在屏幕上。作为一个长期观察数字经济的研究者,我不得不承认当前的创作者经济已经走入了一个怪圈——平台越是强调"个性化",用户反而越失去了真正的选择权。榨取经济的黄昏记得去年采访一位百万粉丝的博主时,她苦笑着说:"我现在更像是个数据包,而不是创作者。"这句话让我后背发凉。如今的平台生态就像一个巨大的榨... ...[详细]
  • 当Lido遭遇挑战:Diva能否改写以太坊质押格局?

    当Lido遭遇挑战:Diva能否改写以太坊质押格局?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以太坊生态的老兵,我不得不承认Lido目前的市场地位确实令人担忧。这个占据ETH质押市场近32%份额的巨无霸,距离触发以太坊关键影响力阈值仅一步之遥。说实话,这种程度的中心化趋势让我这个老以太坊人感到不安。为什么我们需要一场变革?记得去年在一次开发者聚会上,一位核心开发者忧心忡忡地说:"我们建设以太坊是为了去中心化,不是为了创造新的中心化巨头。"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心头。Lido虽然... ...[详细]
  • 市场深度观察:主流币下跌趋势未改 10月10日交易策略

    市场深度观察:主流币下跌趋势未改 10月10日交易策略 这两天币圈真是热闹非凡,LINK巨鲸又开始出手了!这次又大手笔加仓57.5万枚,总持有量突破766万枚,这波操作看得我直呼内行。PayPal的稳定币PYUSD发行量也破亿了,看来传统金融巨头是真要在这圈子里扎根了。不过香港警方曝出的11起币安账户盗窃案还是给投资者提了个醒 - 安全永远第一。交易老手的肺腑之言说真的,我见过太多新手亏得血本无归,最大的问题就是管不住手。市场一有波动就迫不及待进场,这... ...[详细]
  • LOOM:一个被市场忽视的潜力股

    LOOM:一个被市场忽视的潜力股 说实话,在众多加密货币项目中,Loom Network的LOOM代币简直是块被埋没的金子。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发展的业内人士,我发现LOOM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当前市场的认知。LOOM的实用价值超乎想象让我用一个实际的场景来说明:想象你是一位DApp开发者,正在为以太坊网络的高gas费和拥堵问题头疼。这时LOOM就像一个贴心的助手——它不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开发工具包,更重要的是让你能在专属的DApp... ...[详细]
  • XEC代币:暴涨17%背后的秘密,狂欢还能持续多久?

    XEC代币:暴涨17%背后的秘密,狂欢还能持续多久? 作为一个长期观察数字货币市场的老手,最近XEC代币的表现真是让我眼前一亮。短短一周时间,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代币竟然暴涨了17%,这在整个低迷的加密货币市场里简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记得9月18日那天,我正在喝早咖啡刷行情,突然看到XEC从0.000022美元一路狂飙到0.000028美元,就像坐上了火箭。第二天更夸张,直接冲了23%,虽然之后稍有回落,但依然稳稳站在0.000027美元上方。今天开... ...[详细]
  • 当我们在谈论加密支付时,到底在谈论什么?

    当我们在谈论加密支付时,到底在谈论什么? 最近在研究Foresight Ventures的投资布局时,我注意到他们把"支付"单独列为一个赛道,其中提到了ACH这个项目——一个号称要为企业在加密和法币之间搭建支付桥梁的项目。说实话,看到这个定位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又来了。作为一个从2013年就开始关注加密货币的老韭菜,我对所谓的"加密支付"一直有种复杂的情感。记得当年第一次听说有人用1万个比特币买了两个披萨时,我激动得差点把咖啡洒在键盘上—... ...[详细]
  • DeFi投资组合追踪器:数字资产管理的革命性工具

    DeFi投资组合追踪器:数字资产管理的革命性工具 说实话,我第一次接触DeFi时完全是懵的。作为一个传统金融从业者,突然要面对各种区块链地址、gas费和智能合约,简直就像掉进了兔子洞。但随着FTX暴雷等事件接连发生,我不得不承认:再不掌握这些技能,钱包就得遭殃了。DeFi世界的痛点记得2020年那个疯狂的"DeFi之夏"吗?就像一个失控的派对,各种协议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我当时在以太坊上就尝试了十几个流动性挖矿项目,结果不到一个月,自己都记不清钱... ...[详细]
  • Shibarium交易量飙升背后:为何SHIB市值却暴跌?

    Shibarium交易量飙升背后:为何SHIB市值却暴跌? 最近Shiba Inu生态圈里发生了一件怪事:Shibarium这个专门为柴犬币设计的扩容方案突然火了起来,交易量突破历史新高。但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就在网络活动如此火爆的情况下,SHIB的市值却像个泄了气的皮球,一个月内缩水了近20亿美元。数据背后藏着什么秘密?我仔细研究了Shibariumscan的数据,发现这个L2网络最近确实相当活跃。232万笔的总交易量、每天近20万笔的交易规模,这已经... ...[详细]
  • 普通人如何在元宇宙淘金?白名单玩法全解析

    普通人如何在元宇宙淘金?白名单玩法全解析 最近很多朋友问我,普通人怎么才能在元宇宙项目中分一杯羹?今天我就来聊聊一个实操性很强的玩法——白名单。说实话,这可能是目前最亲民的入场方式了。所谓的白名单,简单来说就是项目方为了鼓励早期支持者设立的一种特殊福利。想象一下,就像新餐厅开业前给老顾客发的VIP体验券。通过完成项目方设置的各种小任务,比如关注推特、加入Discord社区、转发消息等,就有机会获得低价甚至是免费获取项目代币或NFT的资格。... ...[详细]
  • 当去中心化遇上监管:BarnBridge的艰难抉择

    当去中心化遇上监管:BarnBridge的艰难抉择 最近,区块链圈子里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BarnBridge DAO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DeFi项目,在10月12日完成了一次至关重要的投票。说真的,当我看到投票结果时,内心五味杂陈——超过半数的成员同意向SEC低头妥协。妥协还是生存?说实话,在加密货币世界里,看到DAO向监管机构妥协的情况并不多见。BarnBridge这次不仅同意遵守SEC可能下达的任何命令,甚至做好了支付罚款的准备。他们提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