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持股权份资避坑一指南香港深律师的
说实话,在香港做生意这些年,我见过太多创业者因为股权代持问题栽跟头。特别是这两年Web3出海热潮下,很多朋友都跑来问我同一个问题:在香港找人代持股权靠谱吗?今天我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香港VS内地:股权代持的本质差异
很多人都以为香港和内地的股权代持差不多,这可就大错特错了。在内地,股权代持说白了就是两个人签个合同的事,就像我上周处理的一个案子,某互联网大佬找司机代持股份,结果司机反悔不认账,闹得鸡飞狗跳。
但在香港就完全不同了!这里采用的是信托制度,就像把宝贝锁进保险箱,钥匙交给可信的人保管。我有个客户是这么操作的:委托香港某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成立信托,把股权作为信托财产独立管理。后来这个客户在内地遇到债务纠纷,多亏香港的信托安排保住了这部分资产。
必须知道的三个生死线
首先得提醒大家,找香港法院撑腰是有条件的。去年我就遇到一个哭笑不得的案例:两个内地人签了香港股权代持协议,结果闹到香港法院,法官直接以"与香港无关"为由驳回了。所以记住,要么代持方是香港公司,要么资金走香港账户,至少要有个香港元素。
其次,千万别图省事找亲戚朋友代持!2018年香港开始实施SCR制度后,我经手过好几起代持人突然失联的案子。相比之下,专业机构不仅更可靠,出了问题起码能找到人。有个做加密货币的朋友就吃了大亏,代持人卷款跑路,到现在还在打跨国官司。
来自一线的实操建议
根据我这些年帮客户处理跨境架构的经验,给大家几个掏心窝子的建议:
第一,选代持机构要像选结婚对象一样谨慎。去年帮一个客户做尽调时发现,某号称"专业"的代持公司老板居然同时在经营餐饮生意,这种千万要避开。
第二,法律文件绝不能省。见过太多人用模板文件糊弄,结果出问题时发现关键条款缺失。我一般会建议客户额外签署"镜面协议",把可能的风险都考虑到。
第三,税务筹划要趁早。有个做跨境电商的客户,等公司估值做到10亿才想起税务规划,光补税就交了上千万。建议在架构搭建初期就请专业顾问介入。
最后说句实在话,股权代持就像走钢丝,看起来能规避风险,实则暗藏杀机。与其事后补救,不如事前多花点钱请专业人士把关。毕竟在商业世界里,省小钱往往意味着花大钱。
(责任编辑:视点)
-
美国金融界打响稳定币保卫战:一场关乎6.6万亿存款的生死较量
最近金融圈最热闹的话题莫过于稳定币了。这玩意儿看似只是数字金融海洋里的一滴水,实则掀起了一场足以重塑全球支付版图的滔天巨浪。说实话,作为一名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从未见过传统银行如此紧张兮兮的模样。银行的反击与焦虑摩根大通最近的动作简直像个守财奴,不仅计划向Plaid等数据公司收取天价"过路费",还直接断了加密交易所Gemini的后路。这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玩的大富翁游戏——银行永远是那个... ...[详细]
-
李家超特首今天发布了其任期内的首份施政报告,这份报告让我眼前一亮——香港正在数字经济浪潮中蓄势待发。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科技发展的观察者,我特别注意到报告中提出的"数字政策办公室"计划,这绝对是个大手笔!数字政府的革新之路说实话,将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和效率促进办公室合并真是个聪明的决定。就像把两支优秀的足球队合并成一支梦之队,"数字政策专员"就是这支队伍的教练,专门负责制定数字政府政策、管理数据治... ...[详细]
-
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加密市场的从业者,最近我花了不少时间研究比特币生态的早期项目。说实话,这个领域就像是一个正在上演的戏剧舞台,各种角色轮番登场——有怀揣理想的探索者,有追逐利益的投机客,还有冷眼旁观的非议者。Ordinals、闪电网络、Taproot Assets、RGB协议等技术创新的背后,上演着比特币扩容这场大戏。扩容争议:是重复造轮子还是必要进化?记得去年参加一个行业会议时,有位资深矿工对我说... ...[详细]
-
Polygon生态大升级:POL代币能否开创Layer2新时代?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区块链发展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Polygon这次的动作确实令人眼前一亮。10月25日,Polygon Labs在以太坊主网上线了全新代币POL,这个被命名为"Polygon生态系统代币"的新成员,在未来很可能要接过MATIC的接力棒。POL代币究竟是什么来头?记得我第一次接触Polygon还是在2020年,那时候它刚刚崭露头角,凭借低廉的交易费用和快速的确认时间吸引了不少DeFi项... ...[详细]
-
MetaMask Snap深度剖析:从开发者视角看Web3钱包的未来
作为一名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开发者,最近MetaMask Snap的开放测试版着实让我眼前一亮。这让我想起了2017年微信小程序刚推出时的场景——一个看似简单的功能迭代,却可能彻底改变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Snap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Snap就像MetaMask钱包里的"小程序"。最近ConsenSys正式开放了MetaMask Snaps测试版,允许开发者创建各种功能扩展。目前官方市场上已... ...[详细]
-
Bitdu豪掷150万美元投资MSG:一场DeFi与CEX的完美邂逅
看着最近Bitdu对MSG的这笔战略投资,我不禁想起当年DeFi刚刚兴起时的景象。那时大家都在争论:中心化交易所会不会被DEX取代?现在看来,答案可能既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两者的深度融合。当传统交易所遇上Web3:一场必然的联姻说实话,第一次用MSG的感觉就像十年前第一次用智能手机——原来交易还可以这么方便!这个集成了PancakeSwap等DEX的一站式Web3终端,完美解决了"老韭菜"们最头疼的... ...[详细]
-
作为一名游戏行业的老司机,最近《暗黑中的炽天使》这款游戏的热度简直让我震惊。说实话,能在当下这个游戏泛滥的年代还能保持如此高的讨论度,实属罕见。重要时间节点不容错过根据可靠消息,开发团队将在11月19日开启盲盒预售,紧接着11月21日就会启动第三次测试。这里要提醒各位玩家,按照前两次测试的经验,参与名额都是秒光的节奏。记得设置个闹钟,错过就只能等下次了。不可错过的福利说到福利,这次最吸引人的莫过于... ...[详细]
-
作为一名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比特币减半这件事总是能引起我特别的兴趣。记得2016年第一次减半时,圈子里议论纷纷,很多人都持观望态度。但等到2020年第二次减半后,市场反应却让不少人大跌眼镜。这种每四年一次的"数字黄金"供应量减半机制,本质上就是在进行一场宏大的经济实验。减半效应的真实面貌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看待减半效应要像看待天气预报一样,不能完全依赖历史数据。确实,前两次减... ...[详细]
-
区块链金融新贵Figure要上市了!这家公司如何靠房产+区块链实现华丽转身?
说真的,在金融科技圈混了这么多年,能像Figure这样把区块链玩出花样的公司还真不多见。就在昨天,这家2018年成立的"小年轻"突然宣布要向SEC提交IPO申请,准备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代码"FIGR")。消息一出,整个华尔街都竖起了耳朵。从SoFi丑闻到区块链新贵记得2017年那会儿,SoFi创始人Mike Cagney因为办公室恋情闹得满城风雨,不得不黯然离职。谁能想到,这个硅谷"坏小子"居然... ...[详细]
-
要说今年区块链行业最火的概念,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绝对当仁不让。作为一名在这个圈子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亲眼见证了这个赛道从默默无闻到一飞冲天的全过程。其中,MKR的表现尤为亮眼,年初至今已经实现了三倍涨幅。但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个更有意思的发现——POLYX这个项目,它完美结合了RWA和韩国交易所Upbit的双重概念。韩国交易所的造富效应有多猛?还记得去年在Upbit上市的mina...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