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k如何重值分交价时代塑社
Web3社交领域最近又热闹起来了!当我看到Atem Network的代币公售在短短一分钟内被抢购一空时,不禁感慨:这场景多像当年DeFi Summer时的狂热啊。作为长期关注区块链社交赛道的观察者,我清楚地记得,从Steemit到Friend.tech,SocialFi的进化之路充满坎坷,而现在,Atem Network正带领这个领域走向全新阶段。
SocialFi的进化之路
还记得2016年第一次接触Steemit时的兴奋感吗?那个号称"用点赞赚钱"的平台让我们看到了区块链改变社交的可能。可惜的是,早期的SocialFi项目就像早春的花朵,虽然美丽却经不起风雨。Peepeth、Rally这些项目都曾让人眼前一亮,但最终都难逃昙花一现的命运。
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基础设施不成熟,就像在没有高速公路的时代造跑车;其次是激励机制太单一,以为发个币就能留住用户,这想法现在看来实在太天真了。我在2018年参与过一个SocialFi项目,团队把90%的精力都放在代币经济设计上,却忽视了最根本的问题:用户为什么要用这个产品?
直到2021年,随着NFT和DeFi的爆发,SocialFi终于等来了它的东风。CyberConnect、Lens Protocol这些新秀的出现,让这个赛道重新焕发生机。特别是今年8月Friend.tech的横空出世,用Key这种新颖的社交资产模式,再次点燃了市场热情。
注意力经济的新玩法
在社交领域,注意力就是真金白银。传统社交平台靠什么赚钱?不就是靠收集我们的注意力然后卖给广告商嘛。这个游戏规则在Web3时代必须改变,而Atem Network给出了一套很有意思的解决方案。
我仔细研究过他们的双产品战略:AtemReview+AtemChat。前者让内容创作者可以把作品变成NFT,既保护了版权,又创造了新的收益渠道;后者则通过NFT身份识别,自动将同好者聚集在一起。这种设计让我想起当年Reddit的subreddit社区,但加入了区块链的魔法。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Content NFT机制。想象一下,你喜欢的作家发布了一篇文章,你可以购买这篇文章的NFT,不仅支持了创作者,还可能随着文章传播度提高而增值。这比单纯的"打赏"要有意思多了,不是吗?
协议层的价值革命
在Web2时代,社交平台都把自己的用户关系网络看得比命还重要。想想Facebook当年是怎么严防死守,不让任何第三方获取用户社交图谱的。但在Web3世界,这个逻辑被彻底颠覆了。
Atem Network等协议层项目正在做一件很酷的事:把社交基础设施标准化、模块化。就像乐高积木一样,开发者可以自由组合这些基础组件,打造个性化的社交应用。这种可组合性让我想起了早期的互联网协议,正是这种开放性催生了后来的万维网繁荣。
我特别欣赏Atem Network的多链适配策略。在这个碎片化的多链时代,能够打通不同区块链的社交协议,其价值不言而喻。这让我想起TCP/IP协议如何统一了互联网通信标准——或许SocialFi领域也需要这样的"统一协议"。
未来之路任重道远
尽管SocialFi前景广阔,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挑战。目前整个Web3社交用户基数与传统平台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记得去年参加一个行业会议时,有位嘉宾说:"我们现在讨论Web3社交,就像1995年讨论电子商务一样早。"
不过,正是这种差距蕴含着巨大机会。当Facebook日活用户达到30亿时,它的创新动力反而减弱了。而SocialFi领域还是一片蓝海,Atem Network等创新者完全有机会重新定义社交规则。
作为一名见证过多个互联网周期的从业者,我认为SocialFi真正的突破点不在于复制Web2的成功,而是要找到区块链赋能社交的独特价值。就像电子邮件没有取代纸质信件,而是创造了全新的沟通方式一样,SocialFi也应该走自己的路。
(责任编辑:加密)
-
昨晚的币圈简直比过山车还刺激!比特币像坐滑梯一样从115055美元掉到112650美元,2400多点的波动让不少人心跳加速。以太坊也没好到哪去,3722美元到3546美元的过山车行情,看得人直冒冷汗。更惨的是24小时内就有14人被强制平仓,25亿资金灰飞烟灭。市场风云变幻,这些机会不容错过现在市场情绪就像北京的天气,说变就变。今天恐惧贪婪指数停在55这个不上不下的位置,让人举棋不定。不过老话说得好... ...[详细]
-
前两天发了篇金融巨头入场的文章,没想到在圈内引起不少讨论。特别是关于美联储和Swift的动向,大家似乎格外关注。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今天我就来好好聊聊这两家"老钱"机构的最新动作,希望能给同行们带来一些启发。代币化困局: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现在RWA(真实世界资产)最火的话题莫过于资产代币化了。但说实话,除了稳定币这个"优等生"外,其他代币化项目不是规模太小,就是用户不买账。这背后... ...[详细]
-
朋友们,这两年熊市的煎熬总算让我们有了足够的时间为下一轮牛市布局。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灰度比特币信托(GBTC)这个有意思的投资标的。为什么GBTC值得我们关注?记得2020年初GBTC刚面世时,我就注意到它与传统ETF的不同之处。GBTC采用的是封闭式基金(CEF)的模式,这种结构存在几个致命缺陷:首先,GBTC的份额是固定的,不像ETF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增发... ...[详细]
-
今天的市场简直就像一出精彩的悬疑剧!记得昨天我们聊到以太坊短线回调的事情吗?这个信号果然一语中的,比特币也跟着来了一波15分钟级别的调整。有趣的是,价格精准地落在了34700美元这个支撑位,距离我们设定的34500美元止损强弱位就差了那么一丢丢。说实话,我特别担心大家错过这个机会,还特意在关键位置做了标记。现在的玩法其实很简单:无论做多还是做空,只要认准34700这个关键位就行了。不过要记住,看到... ...[详细]
-
最近加密货币市场又开始热闹起来了!狗狗币这个曾经的热门meme币似乎正在酝酿一场大行情。从技术面来看,DOGE/USD已经突破了0.065美元的重要心理关口,这让我想起了去年比特币突破关键阻力位后的那波行情。说实话,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货币市场的分析师,我注意到狗狗币最近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从0.0575美元筑底后,它就像一只蓄势待发的猎犬,接连突破了0.060和0.065两大阻力位。特别是昨晚,... ...[详细]
-
昨天晚上刷推特时,突然看到Solana再次刷新年内高点的消息。说实话,我盯着那个46.8美元的价格看了好久,思绪不由飘回2021年那段疯狂的日子。那时候Solana可是风头无两,号称"以太坊杀手",价格一度冲到260美元。这个曾经被无数人看好的公链,如今又焕发了第二春。MeMe币的泡沫与真相说到疯狂,就不得不提MeMe币。我还清楚地记得2021年SafeMoon那个月涨550倍的疯狂行情。那时候身... ...[详细]
-
刚接触数字货币的朋友们,是不是经常被群里那些老韭菜的"黑话"搞得一头雾水?别担心,今天我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带你们解锁这些币圈专业术语。买卖相关术语记得去年我刚入圈时,第一次听到"建仓"这个词还以为是房地产术语呢!其实就是买币的意思。建仓就像开一家新店,补仓就是看到生意不错又进货。全仓就危险了,相当于把全部家当都押上,我有个朋友去年全仓买Luna币,现在提起来还一脸肉疼。仓位控制特别重要。轻仓就像... ...[详细]
-
每年金秋的上海进博会,总能给我们带来不少惊喜。今年11月5日到10日举办的第六届进博会,就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检测认证行业的一匹"绿色黑马"——CTI华测检测。这家深耕行业多年的老牌企业,不仅首次亮相进博会,还带来了份沉甸甸的"作业":集团首份《TCFD报告》。一份报告,四大板块11月7日那天,华测检测的副总裁周璐亲自站台,发布了这份名为《华测检测2022年TCFD报告》的重磅文件。说实话,能把企业应... ...[详细]
-
深度解析|Mintlayer:让比特币重焕生机的DeFi新星
一、揭开Mintlayer的神秘面纱说实话,第一次听说Mintlayer时,我内心是充满怀疑的。毕竟在Layer2领域,我们已经见过太多昙花一现的项目。但深入了解后,我发现这个基于比特币的解决方案确实让人眼前一亮。Mintlayer本质上是一个采用类权益证明(PoS)机制的Layer2协议,专门为比特币网络设计。它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解决了比特币长久以来的痛点——可编程性不足的问题。想象一下,我们终... ...[详细]
-
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都在为现货比特币ETF可能获批的消息兴奋不已,但我得说,这事可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美好。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Maelstrom Fund创始人Arthur Hayes最近在Blockworks的播客节目里泼了一盆冷水,他的观点让我也不禁陷入思考。当华尔街巨鳄盯上比特币Hayes描绘了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场景:想象一下贝莱德的Larry Fink这些传统金融大鳄们,通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