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摊上的会赌场货币拉佣,真罪吗新返交易开设数字所的

时间:2010-12-5 17:23:32  作者:报告   来源:见解  查看:  评论:0
内容摘要: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让我想起了一个老朋友的真实经历。老张是个普通的数字货币投资者,去年在某国际交易所注册后,发现他们有个"邀请好友注册拿佣金"的活动。他随手分享了几次邀请链接,没想到还真赚了点零花钱。可突然有一天,他收到通知说这个平台涉嫌开设赌场,连他这个普通用户也成了"帮助犯"。这让我不禁思考:现在的数字货币交易所动辄就搞各种返佣活动,我们普通用户参与其中,真的可能触犯刑法吗?数...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让我想起了一个老朋友的真实经历。老张是个普通的数字货币投资者,去年在某国际交易所注册后,发现他们有个"邀请好友注册拿佣金"的活动。他随手分享了几次邀请链接,没想到还真赚了点零花钱。可突然有一天,他收到通知说这个平台涉嫌开设赌场,连他这个普通用户也成了"帮助犯"。

这让我不禁思考:现在的数字货币交易所动辄就搞各种返佣活动,我们普通用户参与其中,真的可能触犯刑法吗?

数字货币合约交易=开设赌场?

我们先来看看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刑法》第303条说的很清楚,开设赌场是指组织赌博活动并从中牟利的行为。但数字货币交易所提供的合约交易服务,本质上是一种金融衍生品交易,和传统赌场完全是两码事。

就拿比特币合约交易来说,这更像是股票市场的期货交易。投资者需要分析市场行情,判断价格走势,缴纳保证金后才能参与。虽然存在较大风险,但这是金融市场常见的高风险投资行为,和赌博纯靠运气的本质完全不同。

其实我有个做金融的朋友说得很形象:"如果把所有带杠杆的金融产品都算成赌博,那华尔街早该被一锅端了。"这话虽然夸张,但不无道理。

普通用户拉新就该被定罪?

回到老张的案例,他作为普通用户,就发了几条邀请链接,连平台的具体业务模式都不清楚,怎么就成"帮助犯"了?这让我想起一个类似的案例:

有个出租车司机拉了两个乘客,后来发现他们在车上吸毒。司机既没参与,也没举报,最后法院认为司机不构成犯罪。这个判例告诉我们,中立的帮助行为如果与犯罪本身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是不应该被定罪的。

老张的情况其实更简单。他分享链接的行为,和P2P平台用户邀请好友领红包没什么区别。总不能因为平台后来出了问题,就把所有参与过推广的用户都抓起来吧?这就像因为淘宝商家卖假货,就把所有给好评的买家都定罪一样荒谬。

司法实践中的宽容态度

其实从最近的司法实践来看,法院对这个问题的态度还是比较理性的。我查阅了几个类似案例:

有个叫罗某某的,代理了一个赌博APP,拉了200多个好友注册,从中赚了提成。最后检察院考虑到他主动退赃、认罪认罚,决定不起诉。还有个田某某,组织了亲友圈在APP上打麻将抽水,也因为情节轻微没被起诉。

这说明什么?说明司法机关也明白,对于那些只是参与推广、情节轻微的普通用户,没必要一棍子打死。毕竟法律的目的不是惩罚所有人,而是打击真正的违法犯罪。

给普通用户的建议

作为一个经常接触这类案例的法律从业者,我想给普通投资者几点建议:

1. 参与任何平台的推广活动前,先了解清楚平台的具体业务。如果发现平台主要靠"赌涨跌"赚钱,最好远离。

2. 不要为了返佣而盲目拉人头。记住,你介绍的人如果亏钱,第一个找的就是你。

3. 如果已经被卷入类似案件,一定要保存好所有证据,证明自己只是普通用户,对平台的具体运作不知情。

数字货币市场本就风险重重,我们普通投资者更要擦亮眼睛。但也不必因噎废食,毕竟创新总是伴随着争议。重要的是保持理性,在法律框架内参与。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链金智库   sitemap